成語(Idiom):和藹近人
發音(Pronunciation):hé ǎi jìn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態度和藹可親,容易接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和藹近人是指一個人的表情、態度和藹可親,容易接近。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待人友善、親切,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給人一種溫暖和藹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也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待人接物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和藹近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傳說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官員叫季孫,他的性格非常和藹可親,人們都非常喜歡他。因此,人們就用“和藹近人”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和藹”、“近”和“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笑容和藹近人,讓人感到很舒服。
2. 她是一位和藹近人的老師,學生們都很喜歡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在靠近其他人,讓人感到舒服和親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和氣生財”、“親如手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每天都很和藹近人,讓我們感到很開心。
2. 初中生:我喜歡那位和藹近人的校長,他總是給我們鼓勵和支持。
3. 高中生:老師的和藹近人的態度讓我感到很受尊重,我會更加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