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葵
基本解釋
一年生草本。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夏秋間開白花,結漿果,圓球形,熟時紫黑色。有小毒。全草可供藥用,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 江 南別有苦菜,葉似酸漿,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時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釋勞。案: 郭璞 注《爾雅》,此乃蘵黃蒢也。今 河北 謂之龍葵。”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龍葵》:“龍葵、龍珠,一類二種也,皆處處有之。四月生苗,嫩時可食,柔滑。漸高二三尺,莖大如筯,似燈籠草而無毛,葉似茄葉而小。五月以后,開小白花,五出,黃蕊。結子正圓,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蒂數顆同綴,其味酸,中有細子,亦如茄子之子。但生青熟黑者為龍葵,生青熟赤者為龍珠,功用亦相仿佛,不甚遼遠。”
英文翻譯
1.{植} black nightshade; nightshade
成語(Idiom):龍葵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k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隱藏著巨大的力量,一旦發動就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后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葵,也稱為“龍葵草”,是一種生長在高山上的植物。它外表普通,但實際上含有劇毒,一旦觸碰會導致嚴重的傷害甚至死亡。因此,成語“龍葵”用來比喻隱藏在表面之下的強大力量或潛在的危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看似平凡無奇,但實際上具有巨大的能力或潛在的危險。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不要小看平凡的事物,要認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龍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章中。莊子講述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叫做子貢的人,他在山上遇到了一種叫做“龍葵”的植物。子貢以為這種植物很普通,隨手拔了一株,結果被植物的毒液所傷,差點喪命。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小看表面上普通的事物,因為它們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力量或潛在的危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葵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龍葵”用來修飾名詞,表示隱藏的力量或潛在的危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看似平凡的小鎮隱藏著許多龍葵,一旦觸碰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2. 這位年輕的CEO看似文弱,但他身上有著一種龍葵般的力量,能夠引領公司走向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龍葵”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普通的植物,但它卻是一條隱藏著巨大力量的龍,當你觸碰到它時,會遭受到毒液的傷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龍葵”相關的成語,如“龍蛇混雜”、“龍馬精神”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山上發現了一株龍葵,我知道它很危險,所以沒有去碰它。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看似簡單,但其實里面蘊含著一種龍葵般的挑戰。
3. 高中生:他平時看起來很普通,但他的才華就像一朵龍葵,潛在著巨大的力量。
4. 大學生:這個項目雖然風險較大,但我們要敢于面對龍葵,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