纆索
成語(Idiom):纆索(mò suǒ)
發音(Pronunciation):mò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權勢、勢力等為依托,強行索取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纆索是指利用權勢、勢力等強行索取財物。這個成語中的“纆”指的是用繩索捆綁,而“索”表示索要、索取。因此,纆索形象地比喻利用權勢強行索取財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纆索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權勢濫用、強取豪奪的行為。它可以用來批評貪官污吏、強權者等濫用權力,以及一些不正當手段獲取財物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纆索這個成語起源于《史記·平準書》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秦始皇時期,有一個叫趙高的宦官,他利用自己的權勢,縱容腐敗官員,以及通過勒索、敲詐等手段大肆索取財物。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纆索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纆索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利用職務之便,纆索百姓的錢財。
2. 這位官員以權謀私,纆索了大量企業的資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纆索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繩子將財物捆綁起來,強行索取的情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縱橫捭闔、弄權擅勢等,以增加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經常纆索別人的零食。
2. 初中生:這個市長被指控纆索了公款。
3. 高中生:一些商人利用政治關系纆索了大量的資源。
4. 大學生:這個教授纆索了學生的論文,以換取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