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蓬門生輝(péng mén shēng huī)
發音(Pronunciation):péng mén shēng h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貧寒之家出人才,形容人才出自不起眼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蓬門,指茅草屋;生輝,指發光發亮。蓬門生輝意為草屋之人也能有光彩。形容貧寒之家出人才,也指人才不分貧富貴賤,只要有才能就會發光發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出身貧寒而有出眾才華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機構等在某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蓬萊的人,他住在茅草屋中,但卻擁有高超的音樂才華。這個故事被引申為“蓬門生輝”,用來形容貧寒之家出人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出身貧寒,但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蓬門生輝。
2. 這個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培養了很多蓬門生輝的人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茅草屋的門上突然出現了光芒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貧寒之家出人才的故事,如《孟子》中的“梁惠王擇宰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妹妹雖然家境不富裕,但她的成績一直很好,真是蓬門生輝。
2. 初中生:這位來自農村的同學在學校的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他真是蓬門生輝啊!
3. 高中生:雖然她家庭條件不好,但她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名校,真是蓬門生輝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