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徑
成語(Idiom):明徑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直接的道路或方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明徑是指直接、明確的道路或方法。它強調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的直接途徑,也可用于鼓勵他人迅速采取行動,不要拖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明徑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徐無鬼》一章中,其中有句話“明徑以趨者,不疾足也”。后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明徑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明”和“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明徑。
2. 別繞彎子了,走明徑才是最快的方式。
3. 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困難,尋找明徑解決它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將“明徑”分解為“明”和“徑”,可以將“明”理解為明確、清晰,將“徑”理解為道路。這樣記憶起來更容易。
2. 可以想象自己在迷宮中尋找出口,而“明徑”就是直接通往出口的路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學習成語的來源和使用方法,可以幫助理解中國文化和語言的背后含義。
2. 學習其他與“明徑”類似的成語,例如“直捷”、“徑直”等,擴大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找到了一個明徑,可以幫助我更快地完成作業。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告訴我們要通過努力學習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明徑。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前的復習是通向高分的明徑,不要拖延時間。
4. 大學生及以上:創業的明徑可能不總是一帆風順,但只要堅持努力,就能夠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