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恪
成語(Idiom):忠恪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ōng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忠誠堅定,恪守原則,對事業(yè)或職責盡心盡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忠恪是由“忠”和“恪”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忠指忠誠,指對事業(yè)、國家、家庭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忠心;恪指守約、恪守原則,指對職責、義務有著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忠恪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和義務非常認真,忠誠不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忠恪一詞多用于描述個人對事業(yè)、職責的忠誠和恪守。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工作或學習的態(tài)度非常認真,不辜負自己的責任。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家庭、朋友的忠誠和付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忠恪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的故事。故事講述了西漢時期,司馬相如因為父親病重,需要回家探望,但他擔心自己的朋友因為他的離開而受到懲罰。于是他寫了一封信給朋友,信中寫道:“忠恪有馀,不忍遽離。”意思是他對朋友的忠誠和恪守原則已經(jīng)超過了他對父親的孝心,所以不忍心馬上離開。后來,人們就用“忠恪”來形容一個人對事業(yè)、職責的忠誠和恪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忠恪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形容詞性的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工作非常忠恪,每天都盡心盡力。
2. 她是一個忠恪的朋友,無論何時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支持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忠恪”兩個字與“忠誠”和“恪守”聯(lián)系起來記憶。忠誠和恪守都代表了一個人對事業(yè)、職責的認真態(tài)度和忠心,因此“忠恪”可以理解為忠誠和恪守的結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忠恪”相關的成語,如“忠心耿耿”、“恪守職責”等。也可以學習相關的詞語,如“忠誠”、“忠心”、“恪守”等,來擴展對“忠恪”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忠恪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2. 初中生:作為一名班干部,我要忠恪地履行我的職責。
3. 高中生:只有忠恪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4. 大學生:在工作中,我要忠恪地對待每一項任務。
5. 成年人:作為一個公務員,我要忠恪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