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璞
基本解釋
未經(jīng)雕琢的玉。引申為事物的天然本性。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執(zhí)太璞於至醇之中,遺末務(wù)於流俗之外?!?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閨秀詩》:“惟第一首悲字最難押,如 王艾軒 之‘得完太璞非容易,一瑣名繮便可悲’……俱妙。” 清 唐才常 《論文連珠》之二:“蓋聞玉生於山,雕之則華縟;冰出於水,鑿之則紛綸。惟不雕者完其太璞,惟不鑿者順其天真。”
成語(Idiom):太璞
發(fā)音(Pronunciation):tài p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純樸、質(zhì)樸、樸實無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太璞是由“太”和“璞”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太,意為非常、極其;璞,指未經(jīng)琢磨的寶玉。太璞形容人或事物純樸、質(zhì)樸、樸實無華,沒有經(jīng)過修飾,保持原始的本質(zhì)和風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太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品質(zhì)或事物的特點,表示其不加修飾、不矯揉造作,真實自然的狀態(tài)??梢杂脕硇稳菀粋€人的性格、言行舉止、藝術(shù)作品等具有樸實無華的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太璞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呂不韋列傳》。相傳,呂不韋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大臣,他曾有一次去拜訪齊國的大臣孫臏。當時,呂不韋穿著樸素,佩戴著普通的玉佩,沒有任何奢華的裝飾。孫臏看到呂不韋的樸素打扮后,感嘆道:“呂不韋真是太璞了!”意思是說呂不韋的樸實無華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太璞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畫作始終保持著太璞的風格,沒有被商業(yè)化的藝術(shù)影響。
2. 這個小村莊的人們生活簡單樸素,保持著太璞的鄉(xiāng)土風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太璞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未經(jīng)琢磨的寶玉,它保持著原始的美麗和純樸,沒有被人為的修飾,這就是太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太璞相關(guān)的成語,如“璞玉”、“璞石”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這幅畫,畫家的畫風太璞了。
2. 初中生:他雖然是一個有錢人,但是他的生活方式很太璞。
3. 高中生:這位作家的文字很太璞,沒有過多的修飾,很真實自然。
4. 大學生:這個品牌的設(shè)計風格很太璞,注重自然與簡約。
5. 成年人:我喜歡看那些太璞的電影,感覺更能觸動內(nèi)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