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牧
基本解釋
(1).農業和牧業。《宋史·張齊賢傳》:“入寇則田牧頓失,擾邊則守備可虞。”
(2).指從事農牧生產。《后漢書·馮衍傳下》:“將西田牧肥饒之野,殖生產,修孝道,營宗廟,廣祭祀。”
(3).指畜牧。 漢 桓寬 《鹽鐵論·西域》:“往者 匈奴 據 河 山之險,擅田牧之利,民富兵強,行入為寇。”《后漢書·馬援傳》:“﹝ 援 ﹞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嘗受《齊詩》,意不能守章句,乃辭 況 ,欲就邊郡田牧。” 清 顧炎武 《秀州》詩:“將從 馬伏波 ,田牧邊郡北。”
(4).打獵與放牧。《魏書·崔光傳》:“今求遣國子博士一人,堪任干事者,專主周視,驅禁田牧,制其踐穢,料閲碑牒,所失次第,量厥補綴。”
成語(Idiom):田牧(tián mù)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田地和牧場,表示農耕和牧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牧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用來形容農田和牧場。它表示農耕和牧養的意思,強調了農業和畜牧業對社會的重要性。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農民和牧民的生活與工作,也可以用來形容農田和牧場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田牧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農田和牧場的美景,也可以用來形容農民和牧民的辛勤勞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田牧這個成語來形容農田和牧場的景色宜人、肥沃富饒,也可以用來贊美農民和牧民的辛勤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田牧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和畜牧社會。在古代,農田和牧場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和牧民的勞動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田牧這個成語就是用來形容農田和牧場的美景,以及農民和牧民的辛勤勞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牧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田字表示農田,牧字表示牧場。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用來形容農田和牧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田牧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2. 農民的辛勤勞動使得這片田牧生機勃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田牧這個成語與農田和牧場的景象聯系起來,想象農民和牧民在田地和牧場上辛勤勞動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農田和牧場相關的成語,例如“田獵”、“牧歌”等,以擴展對農業和畜牧業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附近有一片田牧,里面有很多小動物。
2. 初中生:農民爺爺每天都在田牧里辛勤勞作。
3. 高中生:這片田牧的景色如詩如畫,讓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