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
基本解釋
[釋義]
(名)赤心。
[構(gòu)成]
偏正式:丹(心
[例句]
一片丹心照汗青。(作主語)
[同音]
擔(dān)心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loyal heart; loyalty
詳細解釋
◎ 丹心 dānxīn
(1) [a loyal heart] 忠誠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誠”、“丹慊”、“丹懇”、“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赤誠的心。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五一:“丹心失恩澤,重德喪所宜。”《晉書·王璿傳》:“﹝臣﹞披布丹心,輸寫肝腦,欲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庶必掃除兇逆,清一宇宙。” 宋 文天祥 《過零丁洋》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陳毅 《“七七”五周年感懷》詩:“五年碧血翻滄海,一片丹心照 漢 旗。”
成語(Idiom):丹心
發(fā)音(Pronunciation):dān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定的信念和忠誠的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心是由“丹”和“心”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丹指的是紅色,心指的是內(nèi)心。丹心一詞比喻人內(nèi)心深處的忠誠和堅定的信念。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對事業(yè)、國家、家庭等的無私奉獻和忠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心一詞常常用于表達對國家、事業(yè)、家庭等的忠誠和奉獻精神。可以在寫作、演講、贊美他人等場合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丹心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劉敬傳》中。當時劉敬是漢朝的一位官員,他被派去擔(dān)任南越國的太守。在任期間,他非常忠誠地為國家服務(wù),為人民謀福利。他的忠誠和奉獻精神使得人們稱他為“有丹心”。從此,“丹心”一詞逐漸成為了表示忠誠和奉獻的象征。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有 + 丹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國家有著丹心,時刻為國家的繁榮和發(fā)展著想。
2. 她對工作有著丹心,總是全力以赴,從不推卸責(zé)任。
3.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是有丹心的人,他們?yōu)榱斯餐哪繕硕^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丹心”與紅色的丹字聯(lián)系起來,紅色代表熱情和忠誠。想象一個燃燒著紅色火焰的心,代表著堅定的信念和忠誠。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忠誠和奉獻相關(guān)的成語,如“忠誠耿直”、“忠心耿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對我的家人有著丹心,我會盡力幫助他們。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xué)生,我應(yīng)該對學(xué)習(xí)有著丹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
3. 高中生:我對我的夢想有著丹心,我會不懈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4. 大學(xué)生:作為一名大學(xué)生,我應(yīng)該對社會有著丹心,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5. 成年人:作為一名職場人士,我對工作有著丹心,為公司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