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黨邪陷正
發音(Pronunciation):dǎng xié xiàn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黨派之爭或政治斗爭中,邪惡勢力侵蝕正義力量,使得正義力量受到損害或被消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黨邪陷正源于《左傳·成公十四年》:“齊伐邢,取二邑,以予邢公。邢公說之,曰:‘諸侯之黨,可以亡國。’”黨指的是黨派,邪指的是邪惡勢力,陷指的是侵蝕、消弱,正指的是正義力量。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黨派之爭中,邪惡勢力侵蝕正義力量,使得正義力量受到損害或被消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政治斗爭中,邪惡勢力占據上風,使得正義力量受到損害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其他領域,比如商業競爭、社會斗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成公十四年》中的一個故事。公元前571年,齊國攻打邢國,奪取了邢國的兩個城邑,打算把其中一個城邑歸還給邢國。邢公聽到這個消息后感到高興,他說:“諸侯之黨,可以亡國。”意思是說,那些黨派之爭,會導致國家的滅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黨邪陷正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名詞黨、形容詞邪、動詞陷和形容詞正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選舉中,黨邪陷正,導致了正義力量的失敗。
2. 這個國家的政治斗爭一直都是黨邪陷正的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黨邪陷正記憶成“黨派之爭,邪惡勢力侵蝕正義力量”的簡稱。通過理解和記憶這個簡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比如黨同伐異、黨同妒異等,以加深對政治斗爭和黨派之爭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雖然我們班上有時會有爭吵,但我們要避免黨邪陷正的情況發生。
2. 中學生:政治斗爭中,我們要警惕黨邪陷正的情況,保護正義力量。
3. 大學生:在社會上,黨邪陷正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我們應該努力維護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