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髯
成語(Idiom):衰髯(shuāi rán)
發音(Pronunciation):[shwai rah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老的人,尤指頭發和胡須花白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衰髯是由“衰”和“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衰指年老衰弱,髯指胡須。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頭發和胡須花白的老年人,暗示其年紀已經很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年紀較大的男性,尤其是頭發和胡須花白的人。可以用來形容長者或者有睿智、經驗豐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有“髯衰”的記載。相傳,春秋時期,魯國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途中遇到一位老人,他的胡須已經花白。公子重耳問他是否愿意與他為伍,老人回答說:“髯衰,無能為力。”這個故事中的“髯衰”被后來的人引申為“衰髯”,用來形容年老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頭衰髯,看上去至少七八十歲了。
2. 那位衰髯老人經驗豐富,對人生有深刻的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頭發花白、胡須蓬松的老人,他的外貌看起來衰弱而老朽,這就是衰髯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年老有關的成語,如“白發蒼蒼”、“鬢發如霜”等,來豐富對于年老形象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已經有很多衰髯了,但是他還是很健康活潑。
2. 初中生:我在公園看到一個衰髯老人在喂鴿子,他的樣子很慈祥。
3. 高中生:這位衰髯老者是我們學校的一位著名教授,他的學識廣博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