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信
成語(Idiom):信信
發音(Pronunciation):xìn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行而果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信信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的成語,意為人的言行一致,即說到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果斷。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應該具備誠信和果斷的品質,不僅要說出自己的承諾,還要積極地去實現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信信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具有誠信和果斷的品質。在社交場合或商務談判中,當我們想要表達一個人言行一致,有信用的時候,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夫孟嘗君出使魏國,向魏王承諾道:“請您放心,我會盡快完成您交代的任務。”孟嘗君果然言而有信,不僅按時完成了任務,而且還超額完成了預期目標。魏王對孟嘗君的誠信和果斷印象深刻,便用“信信”來形容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信信是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的成語,形式上呈現對稱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信信的,從不食言。
2. 這個商人做生意很信信,他說的話都能夠兌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信信的發音聯想為“心心”,并將心形狀形象地與信用和果斷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信”字的成語,如“言而有信”、“守信用”等,來拓展對誠信和信用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信信的朋友一起玩,因為他們說到做到。
2. 初中生:老師說考試的時間會延期,我覺得她是信信的,所以我相信會有通知。
3. 高中生:作為班長,我要保證對同學的承諾是信信的,不能食言。
4. 大學生:在實驗室的研究中,我們要做到言而有信,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