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同惡相求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è xiāng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個壞人互相勾結,共同做壞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同惡相求是由“同”、“惡”、“相”、“求”四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兩個壞人互相勾結,共同做壞事。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壞人之間互相勾結,共同做壞事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壞人之間勾結,共同做壞事的情況。可以在討論犯罪、不正當競爭等方面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準書》。故事中,趙高和李斯是秦朝的兩個權臣,他們互相勾結,共同施行暴政,使得秦朝社會動蕩不安。后來,他們的罪行被揭發,被秦始皇處死。這個故事成為同惡相求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同惡相求是由“同”、“惡”、“相”、“求”四個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個壞人真是同惡相求,一起做了許多壞事。
2. 他們之間的同惡相求最終導致了他們的失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同惡相求這個成語拆解成四個字進行記憶。可以通過聯想,將“同”和“相”聯想到兩個人在一起,而“惡”和“求”聯想到壞事和勾結。這樣記憶起來會更加簡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犯罪、勾結相關的成語,如“勾心斗角”、“勾結一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兩個同惡相求,一起欺負了我。
2. 初中生:這兩個同惡相求的人最終被警察抓獲。
3. 高中生:在這個故事中,兩個壞人同惡相求,最終導致了他們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