濎濘
成語(Idiom):濎濘(díng nì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íng n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泥濘、濕滑的地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濎濘原指道路泥濘濕滑,形容路面不平,行走困難。后來引申為形容事物困難、艱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環(huán)境、條件或事情的困難和艱險??梢杂脕硇稳萏鞖鈵毫?、交通擁堵、工作困難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濎濘最早出現(xiàn)在《漢書·藝文志》中,形容道路泥濘濕滑。后來在《隋書·經(jīng)籍志》中,濎濘引申為形容事物困難、艱險。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濎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條山路濎濘不堪,我們只能小心前行。
2. 暴雨過后,整個城市被濎濘的泥水所覆蓋。
3. 考試前夜,他苦練了一個月,為了不再在數(shù)學上陷入濎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濎濘”與“泥濘”相聯(lián)想,因為濎濘的意思就是泥濘濕滑。同時,可以想象在泥濘的路上行走會很困難,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guān)的成語,例如“泥濘”、“艱險”、“困難重重”等,可以擴大詞匯量,豐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雨后,我們的學校變得非常濎濘,我們只能小心翼翼地走。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數(shù)學題太難了,我覺得像走在濎濘的路上一樣,非常困難。
3. 高中生(16-18歲):高考的道路充滿了濎濘,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