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唆
基本解釋
猶啟示。 郭沫若 《蒲劍集·“民族形式”商兌一》:“‘民族形式’的提起,斷然是由 蘇聯 方面得到的示唆?!?/p>
成語(Idiom):示賢示愚(shì xián shì yú)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xián shì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言行來啟示聰明人和愚笨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示賢示愚是一個用來描述通過言行來教育和啟示他人的成語。其中,“示賢”表示啟示聰明人,讓他們更加明智;“示愚”表示啟示愚笨人,讓他們變得聰明。這個成語強調了通過示范和啟示來教育他人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示賢示愚可以用于形容教育、教導和引導他人的行為。它可以用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各種場合。例如,父母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告誡子女要向聰明人學習,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老師可以用它來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和學習;領導可以用它來教導下屬要有正確的判斷力和決策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是孔子對弟子的教誨之一??鬃诱f:“君子賢而能使人示賢,小人愚而不能使人示愚。”他強調了賢人通過自身的言行來啟示他人,而愚笨的人卻不能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教育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示賢示愚由兩個相同的動詞“示”構成,中間用“賢”和“愚”來表示對象的不同。這種結構形式簡潔明了,準確表達了啟示聰明人和愚笨人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課堂上用自己的努力示賢示愚,激勵了其他學生努力學習。
2. 領導通過自己的榜樣示賢示愚,帶領團隊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示賢示愚”與啟示他人的行為聯系起來,例如,想象一個聰明人在教導一個愚笨人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教育和啟示相關的成語,例如“明哲保身”、“以身作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通過舉例示賢示愚,讓我們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守信。
2. 初中生:父母用自己的行為示賢示愚,教育我們要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
3. 高中生:老師通過講解歷史事件示賢示愚,啟發我們對歷史的思考和理解。
4. 大學生:社會上的榜樣人物通過自己的言行示賢示愚,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