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kě jiù yào ㄅㄨˋ ㄎㄜˇ ㄐㄧㄨˋ ㄧㄠˋ不可救藥(不可救藥)
◎ 不可救藥 bùkě-jiùyào
[at the point of death;be a gone (hopeless) case with sb.;beyond (past) cure (hope)] 病重到已無法用藥醫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宋史·欽宗紀贊》
詞語解釋
bù kě jiù yào ㄅㄨˋ ㄎㄜˇ ㄐㄧㄨˋ ㄧㄠˋ不可救藥(不可救藥)
病重到沒有藥可以醫治,比喻事態已嚴重到無法挽救。《詩·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孔穎達 疏:“多行慘酷毒害之惡,熇熇然使惡加於民,不可救止而藥治之。”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辨》:“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 明 宋濂 《傅守剛墓碣》:“魚爛河決,不可救藥,君子每為之太息。” 馬南邨 《燕山夜話·學問不可穿鑿》:“做學問的人,如果患了穿鑿的毛病,就將不可救藥。”亦作“ 不可救療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今 楚 多淫刑,其大夫逃於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 楚國 ,不可救療。”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 希侃 忽遘異疾,不可救療。”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可救藥
成語(Idiom):不可救藥
發音(Pronunciation):bù kě jiù y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情況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一個人或一種情況已經無法挽救或改變,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極端惡劣,已經達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情況或問題已經變得無法解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形容賈府中的一些人性格極端惡劣,已經無法挽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可(無法)+救藥(挽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犯罪記錄如此之多,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2. 這個項目的問題已經太嚴重了,已經變得不可救藥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可救藥”想象成一個病人,病情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無論怎么治療都無法救治。通過這個形象化的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無可救藥”、“無藥可救”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本上亂七八糟的,已經不可救藥了。
2. 初中生:他的壞習慣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真是讓人無可奈何。
3. 高中生:這個社會問題已經變得不可救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解決。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失敗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我們需要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