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土
成語(Idiom):邑土
發音(Pronunciation):yì t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鄉村之地,表示土地貧瘠、資源匱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邑土一詞由兩個部分組成,邑指的是鄉村、村莊,土指的是土地。邑土在成語中表示土地貧瘠、資源匱乏的地方,常用來形容某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落后或資源缺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地區的資源貧乏、經濟不發達等情況。也可以用來比喻某個人的才能或能力有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劉歆傳》中有一則故事,劉歆曾經被任命為郡守,他到任后發現該地資源匱乏,經濟落后。于是他寫信給朝廷請求調職,信中說:“臣雖不才,亦不愿在邑土?!边@個故事中的“邑土”一詞后來被引申為形容資源匱乏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邑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經濟一直停滯不前,真是個邑土。
2. 我們要努力開發這片邑土,使其變得富饒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邑土”與貧瘠的土地形象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草木皆兵”、“一窮二白”等,拓展對資源匱乏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山區真是個邑土,連水都沒有。
2. 初中生:這個地方的邑土雖然貧瘠,但是人們依然勤勞努力。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邑土雖然貧瘠,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變得繁榮起來。
4. 大學生:這個國家經歷了戰爭,曾經是個邑土,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發達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