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微
基本解釋
稍微;絲毫。 郭沫若 《高漸離》第四幕:“絲微有些風吹草動,我都可以看得見,甚至連別人心里所想的什么,我都可以看得見了。” 艾蕪 《紡車復活的時候》:“紡車老早就停止活動了。也許幼小時還看見過幾次吧,然而長久的歲月已將記憶磨滅盡了,長大來不復有著絲微的影子。”
成語(Idiom):絲微
發音(Pronunciation):sī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微小、細微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絲微是由“絲”和“微”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絲”表示非常細小的東西,如絲線;“微”表示微小、細微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事物非常微小,細微到幾乎看不見或察覺不到的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絲微一詞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微小程度,特別是一些微小的變化、差異或細節。它可以用來描述感覺、聲音、光線等方面的微妙變化,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態度、表情或行為上的微小差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絲微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據傳,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失敗。在戰敗之后,項羽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他對自己的失敗感到非常痛苦。有一次,他在江邊騎馬,看到江水流動的速度非常快,但他卻感覺不到絲毫的變化。他感嘆道:“江水滔滔,洪流洶涌,但我卻感覺不到絲毫的變化,就像我的失敗一樣微不足道。”從此,絲微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非常微小、細微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絲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改變是絲微之變,幾乎察覺不到。
2. 在音樂會上,樂手們的演奏非常精細,連絲微之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3. 她的微笑中透露出絲微的不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絲微”聯想成一根非常細的絲線,它微小到幾乎看不見。你可以想象自己在觀察這根絲線,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絲微相關的成語,如“絲絲入扣”、“微不足道”等,以擴大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微笑中透露出絲微的喜悅。
2. 初中生:我發現他的態度發生了絲微的改變。
3. 高中生:這個實驗結果的差異非常絲微,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