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茅
基本解釋
田間的茅草。喻微賤。 南朝 宋 鮑照 《謝永安令解禁止啟》:“臣田茅下第,質非 謝 品。志終四民,希絶三仕。”
成語(Idiom):田茅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m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田茅是指田地里的茅草,比喻簡陋、貧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茅由兩個字組成,田指田地,茅指茅草。田地里的茅草是一種普通的植物,生長簡單,沒有什么價值。田茅這個成語比喻生活簡陋、貧窮,形容條件非常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田茅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環境簡陋、生活貧困的情況。可以用在描述住房簡陋、生活條件艱苦的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田茅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據傳,王莽當時在田間勞作,看到田地里的茅草非常簡陋,于是用來比喻自己的生活貧窮。后來,田茅逐漸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簡陋貧窮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茅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屬于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的住房簡陋得連田茅也不如。
2. 這個地方環境太差了,簡直就是個田茅窩。
3. 盡管條件簡陋,他仍然樂觀堅強,不被田茅所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田地里的茅草生長簡單、普通,沒有什么價值,所以田茅這個成語形容簡陋貧窮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貧窮相關的成語,比如田地、茅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附近有一片田地,里面長滿了茅草。
2. 初中生:他家的房子簡陋得像個田茅窩。
3. 高中生:盡管家境貧寒,但他從不被田茅所困,一直努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