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成)《宋史·陳桷傳》:“時言事者率毛舉細務,略大利害。”煩瑣地列舉細小的事情。也作毛舉細務。
- [構成] 并列式:毛舉+細故
- [例句] 以上所述只是最重要的項目;若~;更不知有多少。(作謂語)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áo jǔ xì gù ㄇㄠˊ ㄐㄨˇ ㄒㄧˋ ㄍㄨˋ毛舉細故(毛舉細故)
◎ 毛舉細故 máojǔ-xìgù
[enumerate in detail;dwell on minor affairs to the neglect of major problems] 不厭其煩地列舉不重要的小事
詞語解釋
máo jǔ xì gù ㄇㄠˊ ㄐㄨˇ ㄒㄧˋ ㄍㄨˋ毛舉細故(毛舉細故)
謂煩瑣地列舉小事情,加以責難或攻擊。《明史·葉向高傳》:“ 忠賢 乃時毛舉細故,責 向高 以困之。”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鄉興賢能論》:“議選舉者,徒毛舉細故,而無敢昌言奪世家豪族之權者。” 梁啟超 《答某報第四號對于本報之駁論》:“徒毛舉細故,吾誠不知其進退何據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毛舉細故
成語(Idiom):毛舉細故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jǔ xì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過分追求小節,忽視大局,過于注重細枝末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舉細故是由“毛”、“舉”、“細”和“故”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毛”指的是細小的東西;“舉”表示舉起、提起;“細”表示細微、細小;“故”表示原因、事情。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過分追求小節,忽視大局,過于注重細枝末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過于瑣碎、不重要的細節上糾纏不休,而忽略了事情的整體大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的起源是出自南朝宋孝武帝劉駿的故事。劉駿在位期間,有一次他巡視國家邊境,途中看到一只鳥的毛掉了,便下令整頓邊防,對此事過分關注。然而,他卻忽略了國家內部的大事,導致國家內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后來,這個故事就成為了形容過分追求小節而忽視大局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毛舉細故,讓人很難與他合作。
2. 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不應該只看細節,而應該看整體,別再毛舉細故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毛舉細故”想象成一個人過分追求小毛發、舉起細枝末節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毛舉細故”相關的成語,如“鞭長莫及”、“杞人憂天”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總是毛舉細故,讓我們寫作業都變得很困擾。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在班級活動中總是毛舉細故,讓大家都覺得很煩。
3. 高中生:老師對論文的評分總是毛舉細故,讓我們感到很沮喪。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有些人過于毛舉細故,導致進展緩慢。
5. 成年人:老板對工作總是毛舉細故,讓我們感到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