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ú dì zì cuò ㄨˊ ㄉㄧˋ ㄗㄧˋ ㄘㄨㄛˋ無地自厝(無地自厝)
猶無地自容。《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夙宵戰怖,無地自厝。”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無地自厝
成語(Idiom):無地自厝(wú dì zì cuò)
發音(Pronunciation):wú dì zì c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無處自己藏身,形容無地方避難或無處安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地自厝是指無處可躲避或無處可安身。厝是古代指小屋或房子的意思,自厝即指自己的房子。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無處可躲或無處可安身,處境極為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者團體遭遇困境,無法找到安身之處。可以用來描述無家可歸的人、無依無靠的人或者在困境中無法找到幫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當時,北魏的皇帝拓跋珪被叛亂分子所逼,無處可逃。他曾經在一座山上建造了一座宮殿,但是叛亂分子攻破了宮殿,迫使他無地可躲。于是,他只能在山上找到一塊石頭作為自己的庇護所,形容他無處可躲的窘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地自厝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無地”表示沒有地方,自厝則表示自己的房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亂中,無數無辜的人民無地自厝,只能四處逃亡。
2. 面對困境,我們不能無地自厝,要勇敢面對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地自厝”這個成語分解成三個部分進行記憶。首先,記住“無地”表示沒有地方,然后記住“自厝”表示自己的房子。最后,將兩部分組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起源和用法,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成語詞典。通過學習更多的成語,可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游戲中,小明無地自厝,被其他隊員追得無處可躲。
2. 初中生:面對考試失敗,小紅感到無地自厝,不知道該向誰求助。
3. 高中生:在社會競爭中,年輕人面臨無地自厝的困境,需要不斷努力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