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沮
成語(Idiom):汾沮(fén jǔ)
發音(Pronunciation):fén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做事情時猶豫不決,沒有決斷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汾沮是漢語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汾指古代河北的一條河流,沮指河流中的水壩。汾沮比喻人在做事情時猶豫不決,沒有決斷力,像汾河的水被沮壩所阻礙,不能流暢地順勢而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汾沮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重要決策時猶豫不決,缺乏果斷的態度。適用于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成語汾沮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當時,齊國的大夫孟賁被派去秦國做使者,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個泥塘。泥塘的主人告訴孟賁,如果他能夠越過泥塘,就能獲得一件寶貝。然而,泥塘中有一塊石頭,石頭上寫著“汾沮”。孟賁被這個石頭上的字迷住了,猶豫不決,沒有決斷力,最終沒有越過泥塘,也沒有得到寶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重要會議上一直汾沮不決,導致錯過了好機會。
2. 面對人生的選擇,不要汾沮不前,要果斷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汾沮與猶豫不決的情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河邊,面對汾河的水,卻因為河流中的沮壩而猶豫不前,無法流暢地順勢而下。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決斷力相關的成語,如“堅持不懈”、“果斷”等,來擴展對于決斷力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選課時總是汾沮不決,不知道該選什么課程。
2. 初中生(12-15歲):面對升學的選擇,他一直汾沮不決,不知道去哪所學校。
3. 高中生(15-18歲):在大學專業選擇上,他曾汾沮不前,但最終還是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4. 大學生(18歲以上):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選擇,但他沒有汾沮,果斷地選擇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