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jǐ zhī xīn ,duó rén zhī xīn ㄧˇ ㄐㄧˇ ㄓㄧ ㄒㄧㄣ ,ㄉㄨㄛˊ ㄖㄣˊ ㄓㄧ ㄒㄧㄣ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中庸》“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宋 朱熹 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嘗不同,則道之不遠於人者可見。故己之所不欲,則勿以施之於人。” 茅盾 《子夜》三:“ 朱吟秋 卻在那里微笑;他聽得 孫吉人 提到了什么長途汽車,什么礦山,他便老實斷定 孫吉人 的辦銀行是‘淴浴主義’;他是最會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的。”亦作“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八》:“ 楊 ( 楊慎 )以 朱 ( 朱熹 )忌而毀之,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巴金 《隨想錄·一談<望鄉>》:“這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這是極其可悲的民族虛無主義!”亦省作“ 以己度人 ”。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二》:“ 醋溝 , 方 ( 方回 )但言未知,未嘗自以為知也。 用修 ( 楊慎 字)逆探譏之,得無以己度人乎!”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漢高帝二》:“積忮害者,以己度人,而疑人之忮己。”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成語(Idiom):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發音(Pronunciation):yǐ jǐ zhī xīn, dù rén zhī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自己的心態去理解別人的心態,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他人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在與他人交往時,應該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情感,而不是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它提醒人們要以公正、寬容和善意的心態去對待他人,不要過度主觀地評判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提醒人們在溝通和交往中要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對方的立場和感受。它適用于各種情境,無論是在家庭、工作還是社交場合中,都可以引用這個成語來強調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孟子》一書中。孟子是中國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書中提出了“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的觀點,強調了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以己之心”表示以自己的心態為基準,而“度人之心”表示理解他人的心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喜歡運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的原則來處理團隊內的矛盾。
2. 在解決糾紛時,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成語分為兩個部分,分別記憶“以己之心”和“度人之心”。
2. 將成語與自己經歷過的類似情境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人際關系和溝通的思想,如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要別人尊重我的意見,所以我也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2. 初中生:在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時,我們應該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理解對方的想法。
3. 高中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尊重他人的選擇和決定。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我們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互相理解和支持。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