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鰲
基本解釋
亦作“ 六鰲 ”。神話中負載五仙山的六只大龜。相傳 渤海 之東,有一深壑,中有 岱輿 、 員嶠 、 方壺 、 瀛洲 、 蓬萊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隨潮波上下往還。“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 岱輿 、 員嶠 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事見《列子·湯問》。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遠海》詩:“登高丘,望遠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贈鎮府》詩:“六鼇還鎮澥,八柱獨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詩》:“雄驅島嶼飛千里,怒戰貔貅走六鰲。”
成語(Idiom):六鰲(liù áo)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六個鰲頭,比喻巨大的力量或者威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鰲原指六個鰲頭,鰲是古代神話中的一種巨大的神獸。六鰲成語比喻巨大的力量或者威勢,也用來形容某個人或者團體在某個領域的強大實力。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者團體在某個領域的強大實力,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巨大規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鰲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者團體在某個領域的強大實力,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巨大規模。比如:他在音樂界的影響力如同六鰲一般,無人可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鰲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相傳,鰲是一種巨大的神獸,它有六個頭,身體巨大,力量無比強大。后來,這個形象被引申為六鰲成語,用來形容巨大的力量或者威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鰲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六表示數量,鰲表示巨大的神獸。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財力如同六鰲一般,無人可敵。
2. 這個項目的規模之大,堪比六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六個鰲頭的形象與巨大的力量或者威勢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其他神獸和成語,進一步拓展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只大象真像一只六鰲一樣的巨獸。
2. 初中生:他在游泳比賽中展現出了六鰲般的實力。
3. 高中生:這個科研團隊的創新能力堪比六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