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掃榻以待
發音(Pronunciation):sǎo tà yǐ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準備好迎接客人或者等待某個重要人物的到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掃榻以待是一個形象的成語,榻指的是床,掃榻是指清理床上的灰塵,以待是指等待。這個成語比喻準備好了,迎接重要客人或者等待重要人物的到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掃榻以待這個成語常常在正式場合或者重要場合中使用,表示準備好了迎接重要客人或者等待重要人物的到來。比如,在迎接國家領導人來訪時,人們會掃榻以待,以表示對領導人的尊重和重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掃榻以待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衛青李廣列傳》。故事中,劉邦派衛青和李廣去迎接劉邦的母親呂雉。衛青和李廣非常重視這次任務,他們親自清掃床榻,準備好了迎接呂雉的到來。后來,這個故事被人們傳頌,并演變成了成語掃榻以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掃榻以待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迎接重要客人來訪之前,我們要提前掃榻以待,做好準備工作。
2. 他們為了迎接領導的到來,掃榻以待,把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得很周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清潔和準備等動作相關聯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清理床上的灰塵,準備好迎接重要客人的到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待客相關的成語,比如“倒屣相迎”、“殷勤以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明天要有重要客人來學校參觀,我們要掃榻以待,準備好迎接他們。
2. 初中生:在學校舉辦的招生宣傳活動中,我們要掃榻以待,迎接即將到來的新一屆學生。
3. 高中生:在大學面試時,我們要掃榻以待,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潛力,爭取被錄取。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們要掃榻以待,努力學習和工作,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