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駭
基本解釋
令人驚訝;令人震驚。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李太白得仙》:“道士於碧霧中跨赤虬而去, 太白 聳身健步追及,共乘之而東去,此亦可駭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由于戰爭破壞,人口遭受可駭的損失。”
近義詞
成語(Idiom):可駭
發音(Pronunciation):kě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令人非常害怕或震驚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可駭指的是令人感到非常害怕或震驚的事物。形容某種情況或事件令人驚恐,使人心生畏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駭常用于形容恐怖的景象、令人震驚的事件或人們感到非常害怕的情況。可以用于描寫恐怖片中的場景、描述令人震驚的新聞報道、或者形容人們面對突發事件時的心理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可駭”源自《漢書·趙充國傳》。趙充國是西漢時期的一個官員,他有一次上朝時,因為衣服上有一只蜈蚣,嚇得他連忙脫下衣服。這個故事后來被引申為形容人們遭遇到令人震驚或非常害怕的事情時的反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恐怖片的劇情可駭,讓人不敢睜開眼睛看。
2. 新聞報道中的可駭事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3. 那個小孩被突如其來的大聲嚇得可駭,哭了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可駭”與令人恐懼、震驚的場景聯系起來,例如恐怖片中的情節或者新聞報道中的可怕事件。通過想象這些情景,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恐怖、驚恐相關的成語,例如“驚悚”、“驚駭”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萬圣節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可駭的鬼屋,嚇得我跑得飛快。
2. 初中生:聽到老師突然發火的聲音,整個教室都變得可駭起來。
3. 高中生:看到那個可駭的新聞報道,我對社會的黑暗面感到震驚。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