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鼉憤龍愁
發音(Pronunciation):tú fèn lóng c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氣憤到極點,憤怒不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鼉是一種傳說中的大龜,龍是神話中的巨龍,憤龍愁鼉意為巨龍憤怒,大龜憂愁,形容極度憤怒和憂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因為某種原因而極度憤怒或憂愁的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鼉憤龍愁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哀公十四年》。哀公是魯國的國君,他因為國家內外的一系列問題而憤怒不已,憂愁不已,形容他的心情極度激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鼉憤龍愁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動物的名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聽到那個消息后,鼉憤龍愁,無法平靜下來。
2. 他的行為讓老師鼉憤龍愁,對他非常失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鼉和龍的形象,想象它們憤怒和憂愁的表情,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憤怒和憂愁的成語,如龍騰虎躍、心如刀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小貓被欺負,我鼉憤龍愁,決定保護它。
2. 初中生:考試沒考好,父母鼉憤龍愁,責備我沒有好好學習。
3. 高中生:因為家庭問題,他鼉憤龍愁,無法集中精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