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輿
基本解釋
帝王所乘的車。 漢 賈誼 《新書·禮》:“六尺之輿,無左右之義,則君臣不明。”《漢書·爰盎傳》:“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英豪。” 王先謙 補注引 王先慎 曰:“《隋書·儀禮志》‘輿’下云:‘ 漢 室制度,以雕玉為之,方徑六尺。’《通典》六十三:‘ 夏 氏未代制輦, 秦 以輦為君之乘, 漢 因之,以雕玉為之,方徑六尺;或使人輓之,或駕果下馬。’” 宋 蘇軾 《次韻張昌言喜雨》:“遙聞爭誦十行詔,無異親巡六尺輿。”
成語(Idiom):六尺輿(liù chǐ yú)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chǐ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的身材高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尺指的是身高六尺,輿指的是轎子。六尺輿原指一種六尺高的轎子,后來用來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身材高大,特別是男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尺輿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晉國的昭公在一次宴會上,看到一個人高大的客人,就問左右的人說:“那個人是誰?”有人回答:“那是趙氏的公子趙輿。”昭公聽后稱贊道:“他真是一個六尺輿!”從此,六尺輿成為形容人高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尺輿是由兩個詞語組成,六尺和輿,其中六尺是形容詞,輿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材高大,真是一個六尺輿。
2. 那位籃球運動員真是個六尺輿,他的身高有兩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六尺”與“身高”聯系起來,同時將“輿”與“轎子”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身材相關的成語,如“身高馬大”、“身材魁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六尺輿,站在我旁邊都覺得矮。
2. 初中生:他是我們班最高的,可以說是一個六尺輿。
3. 高中生:那個籃球隊的中鋒真是個六尺輿,他的身高讓對手望塵莫及。
4. 大學生:在籃球場上,他是一個六尺輿,無人能擋。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六尺輿”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