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怨
基本解釋
(1).三種招人怨恨的事。指爵高、官大、祿厚。《文子·符言》:“ 老子 曰: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妬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人怨之。”《列子·說符》:“ 狐丘丈人 謂 孫叔敖 曰:‘人有三怨,子之知乎?’ 孫叔敖 曰:‘何謂也?’對曰:‘爵高者人妬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逮之。’” 金 元好問 《感事》詩:“血讎此日逢三怨,風鑒平生備九流。”
(2).三種招人怨恨的行為。指凌人、誣人、掩人之善。《國語·周語下》:“今 郤伯 之語犯, 叔 迂, 季 伐;犯則陵人,迂則誣人,伐則掩人。有是寵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誰能忍之?”
成語(Idiom):三怨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三種怨恨或不滿的情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怨由“三”和“怨”兩個字組成。三代表數量,怨指怨恨。三怨指的是同時存在的三種怨恨或不滿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怨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一件事同時引發了三種不滿或怨恨的情緒。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被三個方面所困擾或不滿,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情引發了三個方面的怨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三怨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它是根據人們對生活中的不滿和怨恨的觀察和總結得出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怨的結構是“數詞 + 怨”,其中數詞表示三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對他的三怨始于他的自私、懶惰和不負責任。
2. 這個項目引發了員工的三怨:工作量大、壓力大、回報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怨”記憶為“三個怨恨”。可以用關鍵詞“三個”和“怨恨”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三怨相關的成語,如“三顧茅廬”、“三思而行”等,以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三怨是作業多、考試難、放假少。
2. 初中生: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了,我們有了三怨:沒時間休息、不能玩游戲、學習壓力大。
3. 高中生:高考前的緊張和壓力讓我有了三怨:失眠、焦慮、身體不適。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的三怨是學業壓力、找工作壓力和生活費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