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桴
成語(Idiom):陶桴(táo fú)
發(fā)音(Pronunciation):táo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爭先恐后、積極奮發(fā)的意志和精神狀態(tài)。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陶桴,陶制的鼓槌。比喻人們爭先恐后、積極奮發(fā)的意志和精神狀態(tài)。表示人們?yōu)榱斯餐哪繕硕鴪F結(jié)一致,爭相奮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集體或個人在某個目標或任務(wù)上積極努力、奮發(fā)向前的情景。常用于領(lǐng)導鼓勵團隊、激發(fā)士氣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陶桴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4年,齊國大夫孟嘗君建議用陶制的鼓槌來激勵士兵,讓他們爭先恐后地上陣作戰(zhàn)。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們積極奮發(fā)的意志和精神狀態(tài)。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陶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項目中,大家都要像陶桴一樣,齊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任務(wù)。
2. 領(lǐng)導鼓勵我們要積極向上,保持陶桴的精神,不斷進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陶桴”想象成一個團隊中的士兵們都在用陶制的鼓槌爭相敲打,表示他們爭先恐后、積極奮發(fā)的精神狀態(tài)。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爭先恐后”、“積極向上”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家要像陶桴一樣,爭先恐后地完成作業(yè)。
2.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們都在為了班級榮譽而奮發(fā)努力,真是像陶桴一樣。
3. 高中生:在高考備戰(zhàn)期間,我們要保持陶桴的精神,努力拼搏,爭取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