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不
基本解釋
見“ 已否 ”。
成語(Idiom):已不
發音(Pronunciation):yǐ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已經不再,已經不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某種情況或狀態已經改變或不再存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過去的情況或事物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以前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起源于古代的《左傳》。據傳,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叫做齊桓公的君主,他統治下的齊國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有一天,齊桓公突然得了一種罕見疾病,醫生們都束手無策,無法治愈。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名叫醫圣的醫生前來給齊桓公治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齊桓公的病情逐漸好轉,最終痊愈。齊桓公非常感激醫圣的救命之恩,決定給他一筆豐厚的報酬。然而,醫圣卻謙虛地說:“已不是了”,意思是他已經不再需要酬謝了。這個故事中的“已不”一詞就演變為了表示變化、不再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已(adverb)+ 不(adverb)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已不是我小時候的樣子了。
2. 他的態度已不同于以前,變得冷漠而疏離。
3. 這家公司已不是當年的行業巨頭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已不”拆分為“已”和“不”兩個字來記憶。同時,可以通過與“過去”、“變化”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探究更多與變化、轉變相關的成語,如“翻天覆地”、“天翻地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已不是以前那個膽小的孩子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城市已不是我小時候的模樣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想法已不同于以前,變得更加成熟和理性。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行業已不是我們剛剛進入大學時的熱門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