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祿
基本解釋
猶俸祿。《南史·顧覬之傳》:“其家人絶滅者, 憲之 出公祿使紀綱營護之。”
成語(Idiom):公祿
發(fā)音(Pronunciation):gō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家的祿位,也指官職、俸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祿是一個古代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公指官員、官府,祿指官員的俸祿、待遇。這個成語指的是官員的職位和待遇,也可以泛指官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祿一詞常用于描述官員的地位和待遇。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職位高、待遇好,也可以用來指責(zé)某些官員貪污腐敗、不廉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祿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大雅·民勞》中,描述了當(dāng)時的貴族們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享受著豐厚的俸祿。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官員的地位和待遇。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祿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公祿高,地位顯赫。
2. 那位官員貪污受賄,敗壞了自己的公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祿拆分為“公”和“祿”,并聯(lián)想到官員的職位和待遇。可以通過想象一個高官坐在寶座上,享受著豐厚的俸祿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官員、官職相關(guān)的成語,如“官逼民反”、“官官相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的爸爸是一位公務(wù)員,他的公祿很高。
2. 初中生:那個官員貪污了公款,敗壞了自己的公祿。
3. 高中生:在古代,官員的公祿與他們的地位息息相關(guān)。
4. 大學(xué)生:我們應(yīng)該注重官員的廉潔和公祿的公平分配。
5. 成人:這個官員因為貪污受賄被判刑,徹底毀掉了自己的公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