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è chāng fēn jìng ㄌㄜˋ ㄔㄤ ㄈㄣ ㄐㄧㄥˋ樂昌分鏡(樂昌分鏡)
南朝 陳 將亡時,駙馬 徐德言 與妻 樂昌公主 估計不能相保,因破銅鏡各執(zhí)其半,約于正月十五日售其破鏡,俾取聯(lián)系。 陳 亡,妻沒入 楊素 家。及期, 徐 輾轉(zhuǎn)依約至京,果訪得售半鏡者,夫妻卒得重聚。事見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后因以“樂昌分鏡”比喻夫妻分離。 元 孫季昌 《端正好,四時怨別集雜劇名》套曲:“受寂寞似 越娘 背燈,恨別離如 樂昌 分鏡。” 明 無名氏 《霞箋記·得箋窺認》:“咫尺天涯有如千丈,相思帳由他主張,須道 樂昌 分鏡合 徐郎 。”《剪燈新話·聯(lián)芳樓記》:“一旦事跡彰聞,恩情間阻,則 樂昌 之鏡,或恐從此而遂分。”《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妾有 樂昌 破鏡之憂,汝兄被縲紲纏身之苦,為虜所掠。”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小時記父母為聘一女,但不知其姓氏……頗疑其 樂昌 之鏡離而復合,但無顯證耳。”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樂昌分鏡
成語(Idiom):樂昌分鏡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è chāng fēn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來對待困難和挫折,從而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昌分鏡是由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演變而來。故事中,樂昌是一位智慧勇敢的青年,他被選為國家的使者,負責前往敵國傳遞重要的消息。途中,樂昌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難和挫折,但他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用智慧和勇氣成功地完成了使命。樂昌分鏡因此成為了形容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昌分鏡常用于鼓勵人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以及表達對樂觀向上的人的贊賞和敬佩。可以用于各種情境,如工作、學習、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昌分鏡的故事起源于《史記·樂毅列傳》中的一個寓言故事。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樂昌”和“分鏡”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失敗,他始終保持樂昌分鏡的態(tài)度。
2. 她的樂昌分鏡精神鼓舞了我們?nèi)摇?/p>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樂昌分鏡”與故事中的樂觀青年樂昌聯(lián)系起來,想象他在困難面前依然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樂昌在古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他與樂觀向上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樂昌一樣,面對困難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2. 初中生:樂昌分鏡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堅持樂觀,就能戰(zhàn)勝困難。
3. 高中生:樂昌分鏡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讓我們在面對挫折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4. 大學生:樂昌分鏡鼓勵我們要勇敢面對困難,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