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仆
成語(Idiom):婢仆(bì pú)
發音(Pronunciation):bì p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婢仆指的是仆人、傭人,用來形容人處于低下地位,為他人服務的角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婢仆一詞源于古代社會中的奴隸制度,指的是主人的仆人。婢仆一詞中的“婢”指的是女仆,而“仆”則指的是男仆。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處于被人控制、依賴他人或處于被動地位的境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婢仆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在工作、生活中被人支配或處于從屬地位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被老板嚴厲指使,沒有自主權;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家庭中被家長或配偶壓制,沒有自主決策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婢仆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故事中,晉國公子重耳被叔父迫害,逃亡到齊國。重耳在齊國做了一名婢仆,為齊國的公子服侍。后來,重耳得到了齊國的支持,重回晉國,成為晉國的君主。這個故事中的婢仆形象象征著重耳在逆境中的堅持和努力,成為了成語“婢仆”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婢”和“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在公司里一直是老板的婢仆,沒有自己的主見。
2. 他的婢仆們忠心耿耿,全心全意為他服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婢仆”與“被人支配”、“從屬地位”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婢女或仆人在為主人服務的情景,從而聯想到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更多與婢仆相關的成語,如“婢膝奴顏”、“卑躬屈膝”等。
2. 了解古代社會的奴隸制度和仆人文化,深入理解婢仆成語的歷史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狗狗是我最忠誠的婢仆,它會幫我拿球、撿東西。
2. 初中生:在這個家族里,年長者是我們的婢仆,我們要尊敬他們、孝敬他們。
3. 高中生:有時候,我們會成為學業的婢仆,為了取得好成績而放棄其他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