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藥
基本解釋
(1).不服藥。《易·無妄》:“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孔穎達 疏:“疾當自損,勿須藥療而有喜也。” 唐 韋應物 《酬張協律》詩:“觀文心未衰,勿藥疾當痊。”
(2).指病愈。《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俟調鼎之功,而體力未和,音容兩阻。” 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浩然養靈根,勿藥有神助。” 明 孫梅錫 《琴心記·誓志題橋》:“問醫圖勿藥,求卜愿通神。”
成語(Idiom):勿藥 (wù yào)
發音(Pronunciation):wù y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要吃藥,指不要輕易使用藥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勿藥是由“勿”和“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勿,意為不要;藥,意為藥物。勿藥形容不要輕易使用藥物,表達了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或不建議使用藥物來解決問題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勿藥這個成語常用于提醒人們在面對一些輕微的不適或疾病時,不要盲目使用藥物,而是應該通過其他方法來緩解或治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勿藥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醫學理論和實踐。在古代,人們對于藥物的認識和使用相對有限,因此醫生在對待疾病時常常強調“勿藥”,即不要輕易使用藥物。這是因為藥物有時會帶來副作用或者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而一些輕微的不適或疾病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緩解或治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勿藥的結構是“勿+藥”,兩個字分別表示“不要”和“藥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你只是感到一點不舒服時,記得勿藥,多休息一下就會好的。
2. 遇到輕微的感冒癥狀,可以先嘗試勿藥,多喝水、保持休息,往往能夠自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勿”字和“藥”字的形狀聯系起來,形成一個記憶圖像。例如,可以想象“勿”的形狀像一只手在制止的動作,而“藥”的形狀像一瓶藥物。這樣,每次看到成語“勿藥”時,就會聯想到不要輕易使用藥物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藥物相關的成語或詞語,例如“藥到病除”、“藥石之爭”等,以加深對藥物和醫療領域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感冒的時候,媽媽總是告訴我要勿藥,多喝水多休息。
2. 初中生:老師說小病不要亂吃藥,要勿藥,可以用中藥或者其他方法來緩解。
3. 高中生:醫生提醒我們不要濫用抗生素,要勿藥,以免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