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軍
基本解釋
(1).指壯丁。 元 初征兵制分正軍戶和貼軍戶。正軍戶出丁應役,其丁謂正軍;貼軍戶則出錢以補貼正軍戶。 元 石德玉 《秋胡戲妻》第一折:“我奉上司鈞旨,你是一名正軍,著我來勾你當軍去。”《元史·兵志一》:“舊例,丁力強者充軍,弱者出錢,故有正軍、貼戶之籍。”參見“ 正軍戶 ”。
(2).在役兵士;正規軍。《水滸傳》第二九回:“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廝打,他卻有 張團練 那一班兒正軍,若是鬧將起來,和營中先自折理?!?明 王廷相 《雅述》下:“設立民壯,以備倉卒,法古兵出於農之義,三時在野力田,一時入城講武。若有徵調,即同正軍。”
成語(Idiom):正軍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整齊劃一、嚴整有序的陣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軍這個成語源于古代戰爭時期,用來形容軍隊整齊劃一、紀律嚴明的陣容。它強調軍隊的統一性和戰斗力,意味著軍隊士氣高昂、戰斗力強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軍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隊伍整齊劃一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組織或團隊的紀律嚴明、協作默契。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支足球隊員在比賽中整齊劃一的動作、步伐一致的軍人隊伍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段描述。當時,楚漢相爭,項羽率領大軍進攻劉邦,劉邦決定采取游擊戰術,避免正面交鋒。而在一次戰斗中,項羽的部隊卻被劉邦的軍隊擊敗,主要原因是劉邦的部隊采取了整齊劃一的戰術,而項羽的部隊缺乏紀律,沒有形成統一的戰斗力。從此以后,正軍成為形容軍隊整齊劃一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的隊伍整齊劃一,像一支正軍一樣。
2. 這個公司的員工紀律嚴明,工作效率高,就像一支正軍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軍隊的紀律和整齊劃一的場景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支軍隊在訓練時整齊劃一的隊形,將正軍與軍隊的紀律聯系在一起,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軍事紀律和隊伍整齊劃一的知識,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正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們排隊上課的時候,像一支正軍一樣,非常有紀律。
2. 初中生:體育課上,我們隊的隊列整齊劃一,就像一支正軍一樣,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高中生:學校組織的志愿者隊伍嚴格要求紀律,大家在活動中表現得像一支正軍,井然有序。
4. 大學生:參加學校的軍事訓練,我們的隊伍整齊劃一,像一支正軍,展現出了軍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