牓門賣官
成語(Idiom):牓門賣官
發(fā)音(Pronunciation):bǎng mén mài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開賄賂、行賄受賄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牓,古代官署門前公告牌。牓門賣官意為在牓門前公開賄賂,以謀求官職。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公開行賄、行賄受賄的現(xiàn)象,表示腐敗、貪污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討論社會腐敗問題,也可以用來批評貪官污吏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明代朱權(quán)在江西任職時,他的一個親戚想通過行賄獲得官職。為了公開行賄,親戚特地在官署門前的公告牌上貼上了字條,上面寫著:“有人欲購官,價格如下。”這一幕被人發(fā)現(xiàn)后,成了眾人議論的話題,逐漸形成了成語“牓門賣官”。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官員很腐敗,經(jīng)常發(fā)生牓門賣官的現(xiàn)象。
2. 他通過牓門賣官的方式,成功地獲得了一份高官職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牓門賣官”這個成語與“公開賄賂、行賄受賄”的意思聯(lián)系起來,想象在官署門前公開行賄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僚制度、腐敗現(xiàn)象以及反腐斗爭的歷史,深入了解相關(guān)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牓門賣官,不應該這樣做。
2. 初中生:我們要抵制牓門賣官,維護廉潔政治。
3. 高中生:牓門賣官是社會腐敗的一種表現(xiàn),需要加強監(jiān)督和打擊。
4. 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反腐斗爭,杜絕牓門賣官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