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基本解釋
(1).樂府《吳聲歌曲》名。《宋書·樂志一》:“《子夜哥》者,有女子名 子夜 ,造此聲。 晉孝武 太元 中, 瑯邪 王軻之 家有鬼哥《子夜》。 殷允 為 豫章 時, 豫章 僑人 庾僧度 家亦有鬼哥《子夜》。 殷允 為 豫章 ,亦是 太元 中,則 子夜 是此時以前人也。”
(2).現存 晉 、 宋 、 齊 三代歌詞四十二首,寫愛情生活中的悲歡離合,多用雙關隱語。 南朝 樂府又有《子夜四時歌》,系據《子夜歌》變化而成。亦省作“ 子夜 ”。 唐 李紳 《憶被牛相留醉州中》詩:“銀燭坐隅聽《子夜》,寳箏筵上起春風。” 宋 梅堯臣 《詠官妓從人》:“無心歌《子夜》,有意學流黃。”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尤大鼻》:“懊憹之曲,《子夜》之聲,但堪囉嗊於一時,詎足喤聒於大雅。”
(3).詞牌名。“菩薩蠻”的別名。見 南唐 李煜 詞。
(4).詞牌名。“憶秦娥”的別名。見 宋 賀鑄 詞。
(5).詞牌名。 元 彭元遜 有《子夜歌》,雙調,一一七字。
成語(Idiom):子夜歌
發音(Pronunciation):zǐ yè g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深夜時分唱歌,形容人的才華出眾或者情緒激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子夜,即夜晚的子時,是指夜晚十一點到一點這段時間。歌,指唱歌。子夜歌形容在深夜時分唱歌的情景,一般用來形容歌聲激昂,才情出眾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子夜歌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才華橫溢的人,或者形容人的情緒激昂,表達他們的才華或情感在深夜得到了充分的發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了子夜歌的故事。故事中,晉國的大夫子反對國君的錯誤政策,但國君不聽從他的建議。于是,子反在深夜時分唱起歌來,歌聲傳遍了整個國家。聽到子反的歌聲后,國君深感愧疚,后來采納了子反的建議,國家得到了改善。這個故事體現了子夜歌的含義,即才情激昂的歌聲可以引起人們的共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子夜”和“歌”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像子夜歌一樣激昂動人。
2. 她在子夜時分唱起歌來,把自己的情感完全宣泄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子夜歌”與深夜時分唱歌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音樂、才華、情感等相關的成語,如“才高八斗”、“情深意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哥哥的歌聲就像子夜歌一樣激動人心。
初中生:她在子夜時分唱起歌來,把所有的情感都宣泄出來了。
高中生:他的演講像子夜歌一樣激昂動人,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