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揮斥方遒(huī chì fāng qiú)
發(fā)音(Pronunciation):huī chì fāng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或寫文章有力、有氣勢,揮灑自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揮:揮動;斥:排斥;方:方正;遒:遒勁。揮斥方遒形容說話或寫文章有力、有氣勢,表達自如,毫不含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揮斥方遒常用于形容文筆雄健、言辭有力的文章或演講,也可以用來形容說話時態(tài)度堅決、氣勢磅礴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祖逖傳》記載了揮斥方遒的故事。祖逖是晉朝的一位將領,他曾經(jīng)在朝廷上直言敢諫,嚴厲批評時任官員的行為。他的言辭雄辯有力,揮灑自如,因此被人們形容為“揮斥方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揮斥方遒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揮斥方遒,使全場觀眾都為之動容。
2. 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揮斥方遒,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揮斥方遒與“揮動”、“斥責”、“方正”、“遒勁”等相關的詞語進行聯(lián)想,形成意象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氣吞山河”、“雄辯如椽”等,以擴展對漢語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畫畫技巧揮斥方遒,每一筆都非常有力。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演講揮斥方遒,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寫作風格揮斥方遒,充滿了力量和激情。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位教授的講課風格揮斥方遒,讓我們深受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