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銅
成語(Idiom):頑銅(wán tóng)
發音(Pronunciation):wán t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固執、不聽勸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頑銅是由“頑”和“銅”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頑指固執、不易改變,銅指堅硬的金屬。頑銅形容一個人固執、不聽勸告,像銅一樣堅硬不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頑銅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固執己見、不聽勸告的人。可以用來形容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見的人,或者形容不愿意改變自己錯誤觀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頑銅一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銅匠在制作銅器時,發現有一塊銅料無法被錘子敲打成形,無論怎么敲打都不變形。銅匠試圖了很多次,但銅料依然堅硬如初。最后,銅匠放棄了,認為這塊銅料是“頑銅”,無法被改變。因此,頑銅成為了形容固執不變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頑銅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是個頑銅,說了多少次也不聽。
2. 這個學生真是頑銅,老師再怎么勸也不肯改正錯誤。
3. 我們要學會靈活變通,不要像頑銅一樣固執己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頑銅??梢韵胂笠粋€堅硬的銅塊,無論怎么敲打都不變形,就像一個固執不變的人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固執的成語,如“固執己見”、“鐵石心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頑銅,不肯和我們一起玩。
2. 初中生:我爸爸真是個頑銅,不聽我媽媽的意見。
3. 高中生:這個學生就是個頑銅,老師怎么勸都不肯改正錯誤。
4. 大學生:他就是個頑銅,不接受別人的意見,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