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退藏于密
發音(Pronunciation):tuì cáng yú m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藏在深處或秘密之中,不輕易暴露或外露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退藏于密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表示某些事物或信息被隱藏在深處或秘密之中,不輕易暴露或外露。這個成語強調了事物的隱秘性和保密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退藏于密常用于描述某些秘密、機密或不為人知的事物。它可以用于形容一些不為人所知的歷史事件、秘密行動,或者指某些人的真實身份、真實意圖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退藏于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典故《史記·項羽本紀》。故事中,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天下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在戰爭的最后階段,項羽派遣了一位名叫韓信的將領去刺殺劉邦,但是韓信背叛了項羽,將這個計劃告訴了劉邦。劉邦得知后,決定采取反擊措施,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韓信隱藏在項羽的身邊,把計劃告訴了劉邦,最終改變了戰局,所以成語“退藏于密”就是從這個故事中演變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退藏于密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退藏”、“于”和“密”,其中“退藏”是動詞短語,表示隱藏;“于”是介詞,表示在;“密”是名詞,表示秘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機構的真實目的一直退藏于密,很少有人知道。
2. 這個秘密的寶藏被退藏于密,直到今天還沒有被發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其拆解成三個部分,然后與具體的故事情節聯系起來。想象項羽和劉邦的戰爭中,韓信隱藏在項羽身邊,把計劃告訴了劉邦,最終改變了戰局。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故事起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深入學習和了解更多關于成語的知識,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詞典或者參考相關的學術研究。此外,還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和歷史故事來增加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小動物退藏于密的樹洞中,不被人們發現。
2. 初中生:這個秘密退藏于密,只有少數人掌握了真相。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件退藏于密,直到現在才被揭開。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真實利潤退藏于密,外界很難得到準確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