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卮
成語(Idiom):漏卮
發音(Pronunciation):lòu j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不慎重、隨意泄露秘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漏卮是由“漏”和“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漏指的是漏洞、泄露,卮是古代的一種酒器,用來盛酒。漏卮的意思是比喻說話不慎重,隨意泄露秘密,不守信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漏卮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不慎重地泄露秘密或不守信用的行為。可以用于批評別人對秘密的處理不當,或者警示自己要謹言慎行,不隨意泄露他人的秘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漏卮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宣公十一年》。故事中,楚國的一個官員王子叔因為說話不慎重,將自己國家的機密泄露給了敵國,導致楚國受到了損失。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成漏卮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漏卮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張嘴就漏卮,把我們的計劃都泄露了。
2. 這個人太漏卮了,不能告訴他任何秘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漏卮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卮(酒器)上有一個漏洞,酒水從漏洞處泄露出來的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保守秘密、言行謹慎相關的成語,如“守口如瓶”、“言而無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那個同學一起玩,因為他經常漏卮,把我的秘密告訴別人。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守秘密,不要漏卮,否則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3. 高中生:在工作中,保守秘密很重要,不能隨意漏卮,否則會影響公司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