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拾
成語(Idiom):掇拾(duō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duō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拾取、收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掇拾指精心收拾整理、認真挑選。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行動中將事物收集整理得井井有條,或者經過深思熟慮后作出明智的選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整理物品、挑選人才或事物等方面。也可以用于表達在做事情時認真細致,不馬虎草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秦國。當時,秦始皇要選拔人才,下令將一塊玉石放在路旁,說誰能將玉石掇拾起來,就是合格的人才。最終,只有一個名叫李斯的人成功地將玉石掇拾起來,因此成為了秦始皇的重要幕僚。從此以后,“掇拾”就成為了挑選人才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掇拾了一下書桌,才開始寫作業。
2. 她在市場上仔細掇拾了幾件漂亮的衣服。
3. 經過多次面試,公司終于掇拾到了一位合適的經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掇拾”與“拾掇”相對應,它們的發音和意思都很相似。可以通過將“掇拾”這個詞與整理物品、挑選人才等相關的場景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整理、挑選相關的成語,如“整理衣冠”、“挑三揀四”等。同時,了解更多關于秦始皇和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語的起源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放學后都會掇拾教室的桌子椅子,讓它們整潔干凈。
2. 初中生:老師說要掇拾自己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來提高學習效率。
3. 高中生:考試前,我會掇拾課本上的重點知識,集中復習。
4. 大學生:畢業后,我打算掇拾自己的簡歷,爭取找到一份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