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津
基本解釋
(1).沒有渡口。 三國 魏 曹植 《當墻欲高行》:“君門以九重,道遠河無津。”
(2).喻無進身之路。《晉書·陶侃傳》:“及 逵 去, 侃 追送百餘里。 逵 曰:‘卿欲仕郡乎?’ 侃 曰:‘欲之,困於無津耳。’”
成語(Idiom):無津(wú jīn)
發音(Pronunciation):wú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沒有水源,比喻缺乏生機或無法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津是由“無”和“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津指的是水源,無津表示沒有水源。這個成語比喻缺乏生機或無法發展,形容處境困難或無法自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津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事物缺少發展條件或無法繼續發展的情況。例如,在商業領域中,可以形容某個企業沒有市場或資源,無法繼續經營下去。在個人生活中,可以形容某個人沒有機會或能力發展自己的才能或事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津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趙策二》中,原文為“趙亡之后,無津以為輔。”這個故事講述了趙國滅亡后,有一位叫無津的人愿意輔佐新的君主。由于趙國失去了國土和資源,無津的意思是指他愿意在困難的環境下為國家盡力而不計較得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津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缺乏投資,無津可言。
2.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許多企業都面臨無津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無津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干旱的沙漠,沒有任何水源,只有一片干燥和缺乏生機的景象。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無津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無津相關的成語,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和“無本之木,不生煙火”。這些成語都與缺乏發展條件或無法繼續發展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花沒有水澆,已經變得無津了。
2. 初中生:這個項目沒有資金支持,無津可言。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沒有一技之長就會變得無津。
4. 大學生:考研失敗后,我感到自己的未來變得無津了。
5. 成年人:經歷了一連串的挫折后,他感到自己的事業已經變得無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