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廩
基本解釋
指糧食。《魏書·良吏傳·杜纂》:“ 豫州 刺史 田益宗 率戶歸國,使 纂 詣 廣陵 安慰初附,賑給田廩。”
成語(Idiom):田廩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田地和糧倉,表示農業生產和糧食儲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廩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田指的是農田,廩指的是糧倉。田廩一詞原本是指農民種植糧食的田地和儲存糧食的倉庫。后來,這個成語引申為農業生產和糧食儲備的意義,并且常用來形容國家的農業生產和糧食儲備狀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田廩成語常用于描述農業生產、糧食儲備和國家的農業情況。可以在農業、經濟、政治等領域的討論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田廩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司馬遷所著。在自序中,司馬遷用田廩來形容自己的家族在農田和糧倉方面的富裕,以突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廩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田和廩,分別表示農田和糧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田廩豐收,糧食儲備充足。
2. 政府大力發展農業,確保田廩穩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田廩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農田旁邊有一個大糧倉,表示農田和糧倉的豐收和富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農業和糧食相關的成語,如豐衣足食、居安思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種的田地里長滿了莊稼,我們的田廩很豐收。
2. 初中生:農業是國家的基礎產業,保障田廩的穩定對國家很重要。
3. 高中生:了解國家的農業生產和糧食儲備情況,可以從田廩的情況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