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鐸
基本解釋
方言。不聰敏。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方言》:“南都方言,其不聰敏者,曰鶻突,曰糊涂,曰懵懂,曰勺鐸。”
成語(Idiom):勺鐸
發音(Pronunciation):sháo d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精當,能夠擊中要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勺鐸是由“勺”和“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勺”是指湯勺,用于舀取食物。“鐸”是古代一種用于擊鼓的樂器,形狀像鐵鍋。這個成語比喻言辭犀利,能夠直擊人心,擊中要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勺鐸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辭或文章寫作精妙,能夠準確表達出想要表達的意思,有力地打動人心。在演講、寫作、辯論等場合中,可以用來形容對方的言辭精當,或者稱贊自己的辭章華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勺鐸這個成語源于《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莊子和惠子一起去參觀齊國的大廟,廟中有一口大鐵鍋,惠子拿起鐵鍋敲擊,發出了悅耳的聲音。莊子對惠子說:“你的擊鼓之技真是勺鐸之音啊!”從此,勺鐸成為形容言辭精當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勺鐸之音,讓人深受感動。
2. 這篇文章的語言精練,真是勺鐸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湯勺,用湯勺打擊鐵鍋,發出悅耳的聲音,形容言辭精當,擊中要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言辭精當的成語,如“金玉滿堂”、“出口成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真是勺鐸之音,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
2. 初中生:他在辯論賽中的發言真是勺鐸之作,讓對方無言以對。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表達真是勺鐸之音,讓人讀后回味無窮。
4. 大學生:他的演講技巧真是勺鐸,能夠深刻地觸動聽眾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