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舞
基本解釋
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鳥羽和樂器。亦泛指舞蹈。《詩·邶風·簡兮》:“簡兮簡兮,方將萬舞。” 毛 傳:“以干羽為萬舞,用之宗廟山川。” 陳奐 傳疏:“干舞有干與戚,羽舞有羽與旄,曰干曰羽者舉一器以立言也。干舞,武舞;羽舞,文舞。曰萬者又兼二舞以為名也。” 漢 應劭 《風俗通·皇霸·六國》:“我之帝所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廣樂于九奏萬舞。” 宋 司馬光 《為龐相公讓明堂加恩第二表》:“八窗四戶,屬象相依,萬舞九成,聲明具在。”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說人三·君氏》:“ 仲子 薨,則用夫人之禮赴于諸侯……又為 仲子 別立廟,安其主,而祭之用萬舞、六佾。”
成語(Idiom):萬舞
發音(Pronunciation):wàn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熱鬧、喧鬧的場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萬舞”由“萬”和“舞”兩個字組成。其中,“萬”表示數量眾多,泛指很多;“舞”表示跳舞。成語形容了人們熱鬧、喧鬧的場面,通常用來形容人群聚集、活動繁忙、熱鬧非凡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萬舞”可以用來形容各種人多、熱鬧的場合,例如節日慶典、婚禮喜慶、演出現場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萬舞”的具體故事起源暫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整個廣場上萬舞。
2. 節日的晚會上,舞臺上的演員們載歌載舞,場面萬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萬舞”。想象一個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載歌載舞,場面非常熱鬧,就像“萬舞”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查找相關的詞語和成語來進一步學習。例如,了解其他形容熱鬧場面的成語,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參加了學校的演出,整個舞臺上人山人海,場面萬舞。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畢業典禮非常熱鬧,同學們載歌載舞,場面萬舞。
3. 高中生:去年的音樂節上,數萬人聚集在一個場地,人們載歌載舞,場面非常壯觀,真是萬舞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