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榻
基本解釋
一種狹長而較矮的木床,可供坐臥。 元 周砥 《寶粹二上人值雨留宿西澗草堂》詩:“竹堂聽雨驚秋晚,木榻留燈語夜分。”《紅樓夢》第十七回:“説著,引眾人步入茆堂,里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他仍舊走近去,坐在對面的鋪著脫毛的舊豹皮的木榻上。”
成語(Idiom):木榻
發音(Pronunciation):mù t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木制的床榻,比喻生活簡樸、不奢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木榻”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木”表示木材、木制品,第二個字“榻”表示床榻。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木制的床榻,用來比喻生活簡樸、不奢華。它強調追求簡樸的生活方式,倡導節儉、勤勞、樸素的生活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木榻”常用于形容人的生活簡樸、不奢華、樸素的境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家境貧寒,生活簡單,但是他過著樸實的生活,不奢求富貴。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淳樸、不浮華,追求簡單而真實的生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木榻”的起源尚無明確的故事,但它出現在古代文獻中,是古人對簡樸生活的一種贊美和推崇。在古代,木制的床榻是很普遍的家具,而且木材是一種常見而廉價的材料,因此用“木榻”來比喻樸素的生活也是很貼切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木榻”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家境貧寒,但過著木榻的生活,從不奢求富貴。
2. 她一直過著木榻的生活,不追求名利,只希望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成語“木榻”。可以想象一個人躺在一張簡單的木制床榻上,享受著簡樸而真實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讓他感到滿足和快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古代典籍或者寓言故事來了解更多關于樸素生活的思考和意義。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樸素生活相關的成語,如“樸素無華”、“艱苦樸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雖然沒有豪華的裝飾,可是我們過著木榻的生活,很快樂。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過上木榻的生活,不被物質所束縛,追求內心的真實和滿足。
3. 高中生:他從小生活在農村,過著木榻的生活,但他勤勞樸實,一直都很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