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詘
成語(Idiom):詰詘(jié què)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q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犀利、鋒芒畢露,直截了當地質問或指責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詰詘一詞源于《史記·刺客列傳》:“至于詰詘者,言辭之鋒銳也。”形容言辭尖銳,直接刺中要害,沒有任何掩飾和委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詰詘一詞常用于形容直接質問或批評他人的言辭,表達對他人言行的不滿或不認同。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口頭交流、文章寫作,以及辯論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刺客列傳》中寫到,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蒯聵的謀士,他因為直接質問國君的錯誤決策而被貶到了郊外。蒯聵在郊外過著貧苦的生活,但他仍然保持著鋒芒畢露的口才,時常直接質問國君的錯誤決策。后來,蒯聵的名聲傳遍了大地,人們開始用“詰詘”來形容他的鋒銳言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詰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詰詘之言讓人無法反駁。
2. 她以詰詘的態度質問老板的決策是否公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詰”字聯想為“質問”,將“詘”字聯想為“鋒芒畢露”,這樣就能夠記住詰詘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辭鋒芒畢露相關的成語,如“直言不諱”、“言辭犀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問我為什么沒完成作業,我只好詰詘地回答:“因為我忘了。”
2. 初中生:他的詰詘之言讓我無地自容。
3. 高中生:我聽到他的詰詘質問后,感到內心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