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息
成語(Idiom):恃息(shì xī)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ì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依賴著某種力量或條件而自以為安全,不自知危險已經(jīng)悄悄來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恃息是一個由“恃”和“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恃,意為依賴、依靠;息,意為休息、安逸。恃息的基本意思是指一個人過于依賴某種力量或條件,認為自己很安全,卻不自知危險已經(jīng)悄悄來臨。這種依賴和安逸的心態(tài)往往會導致人們忽視了危險的存在,最終可能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打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恃息通常用來形容那些過于依賴某種條件或力量而不自知危險的人。可以用于諷刺那些自以為安全而不自知危險已經(jīng)逼近的人,也可以用于警示他人不要過于依賴于某種條件或力量而忽視危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恃息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故事中,有一個叫公孫丑的人,他非常自信自己過目不忘,以至于他不再努力學習。某天,孟子見到公孫丑,對他說:“你這么聰明,為什么不再學習了呢?”公孫丑回答說:“我過目不忘,所以不需要再學習了。”孟子于是對他說:“你過目不忘只是一種條件,但并不代表你能夠掌握所有的知識。如果你只依賴這一點,而不再努力學習,那你就是恃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過于依賴某種條件而不再努力學習是非常危險的。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恃息的結(jié)構(gòu)是“恃”+“息”,其中“恃”是動詞,意為依賴;“息”是名詞,意為安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于恃息他家的財富,忽視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最終一事無成。
2. 別以為你過目不忘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過于恃息只會讓你失去更多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恃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一張?zhí)梢紊希]著眼睛享受休息,完全不知道身邊正在發(fā)生的危險。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恃息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有更深入的學習興趣,可以繼續(xù)學習其他與恃息相關的成語,例如“恃才傲物”、“恃強凌弱”等。這些成語都涉及到依賴和自負的問題,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恃息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過于恃息自己的家庭條件,不愿意努力學習。
2. 初中生:不要恃息于你的聰明才智,要努力學習。
3. 高中生:過于恃息自己的能力會讓你失去更多機會。
4. 大學生:不要恃息于你的背景,要靠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夢想。